[攝影] 跟The Piano Guys學撇步

我很小就認清一個殘酷的事實, 那就是

沒天份的東西再努力也沒用

比方說我非常不會畫圖

雖然oc爸媽也送我去畫畫班, 也買64色的小天使彩色筆給我

可是…我再怎麼畫也只能勉強及格

坐我旁邊的同學 (也是我小學時最好的朋友)

卻一枝鉛筆就能得全校繪畫比賽第一名

今天在Youtube看到The Piano Guys的幕後花絮又讓我想起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Swh6u6sXWs&feature=share&list=UUp09HHAYNT4joY1K_vr5dpA

 

The Piano Guys 所有影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就是"Berlin"

我以前去過柏林

柏林真的就跟幕後花絮所形容的一樣

古蹟都髒髒的, 街道不太安全的感覺

可是

 "Berlin"這個影片卻把柏林拍的浪漫又唯美

我第一次看時眼睛揉了又揉

沒錯! 是同樣的地方!

怎麼感覺差這麼多!!! 

The Piano Guys "Berlin"

http://youtu.be/VcnzqKpFZ0I

我一直以為拍影片要拍的好一定要有很多設備

比方說那種大到要用肩膀扛的器材

一台還不夠, 要兩台, 甚至三台從各個角度拍!

還有, 傳說中能化腐朽為神奇的蘋果光!

簡單的說, 根本不是我們這種市井小民做的到的

可是這段幕後花絮令我訝異不已

大家注意到了嗎?

攝影師只有一個, 就是Paul

用的器材也只有一台DSLR 

燈光師?? 連反光板都沒有!!

影片中Paul(很謙虛的說) "我只是按錄影鍵而已"

拍攝過程中甚至還一度因為時差睡著

(而且睡著時拍的部分也用了)

 

睡著還能拍這麼棒的影片

為什麼? 為什麼?????

這讓我又想起了我小學的的那個一枝鉛筆就全校第一的好朋友

 

沒錯

 

這就是有天份跟沒天份的差別!!!

 

不過…這樣的結論為免太消極了

相信我的讀者不想看到這樣的結論

 

所以幕後花絮仔細的看了三遍之後, 我還是整理出了幾點比較容易發簍的小撇步

(雖然The Piano Guys做的是MV, 但有些也可用在攝影上喔)

 

1. 後製時善用濾鏡

The Piano Guys拍攝的當天看起來天氣很不好

陰天最討厭的就是照片不管怎麼拍都 "灰灰的"

我想除非打光, 否則只靠調白平衡(white balance) 也好不到哪裡去

幕後花絮有提到後製時用了大量的濾鏡效果

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應該是利用濾鏡加強顏色飽和度

不同的片段另用不同的濾鏡

如Berlin Dome這段用有點復古的濾鏡 

骯髒的小巷裡則帶點頹廢感 

2. 動動腳

MV中仔細看, "演員"的動作很少

拉大提琴的Steve就只能坐在同一個點拉琴

如果從頭到尾都只是正面拍Steve, 那這個影片就跟我拍得差不多 

(羞愧~~)

攝影師Paul不斷的走來走去, 從各個可能的角度拍攝

如柏林圍牆那段, Paul 跑到馬路中間去拍

三不五時還整個人趴到地上 (這我就學不來了….我很怕髒….)

原本很無趣的"腳本"因而可以在後製時做很多變化

 

攝影初學者常常"忘記"自己有腳

然後認為要把"所有"的景色都拍進同一張照片

有時候用小細節組成的故事更有趣

3. 後製時畫面變化

Berlin裡有幾個後製效果很有趣

 

1. 把畫面切成三四個

2. 畫面放大縮小

不過這個特效不能用太多…要不然看的人頭會暈

  

4. Glide Camera

昨天看完幕後花絮我馬上跟Chris討論起來

為什麼人家可以拍那麼棒, 我們的那麼"業餘"?

(新來的讀者請看Chris的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hannel/UCw8_bi1G4duPevdfktipGOA

基本上影片中Chris在裡面的橋段拿攝影機的都是我

但我"真的"就只負責按錄影鍵而已)

  

Chris的第一反應是, 人家有glide camera我們沒有

glide camera的作用跟三角架類似

也就是幫助攝影時不要晃動到

有拿過攝影機的人就知道

要邊走路邊拍攝, 甚至只是zoom in, zoom out都不可能不晃動到

(只有大跟小的差別)

蛤? 那我們怎麼不趕快買!!??

嗯, 因為, glide camera 看起來雖然不大

但真要旅行時背出門一整天會累死人

 

所以… 最後這個撇步可能要再從長計議… 

  

 

 

Leave a Reply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