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迪化街除了年貨還能看甚麼買甚麼?

自從幾年前回台灣意外發現大稻埕超美的星巴克我就對大稻埕/迪化街特別感興趣.回台灣前還買了一本介紹大稻埕建築的書來讀. 這次回去更是跑了迪化街三趟, 第一次是自己去逛跟買東西 (等下再分享買了什麼), 第二次是參加走讀, 第三次帶胖胖跟小蜜蜜去.

今天這篇主要以第二次參加的走讀內容為主. 說到走讀這件事. 之前已經分享過我參加青田七六的兩個走讀. 沒想到參加了一個後我才發現這是個大坑!台灣這類的走讀, 深度導覽多到不可思議!! 有的要錢(通常幾百塊)有的不用. 真要好好認識台北每天都有活動可以參加. 列幾個例子

  • 青田七六(https://www.qingtian76.tw/) . 每個月都有不同導覽主題. 以青田街四週的歷史人文為主. 我參加的那個是 ,最近有個關於台灣自由之路的行程.
  • 104高級班(https://senior.104.com.tw/).主要對象是中老年人但年輕人也可以報名. 我不小心參加到的“天堂路”就是104辦的. 我大推大蕙老師的課, 她真的很認真準備資料, 她有說很多東西都是去中央圖書館找資料找到的.
  • 走讀台灣 (https://worldbookday.culture.tw/home/zh-tw) 我沒參加過, 最近有個關於“台灣後現代建築巡禮”的題目我很有興趣但已經回美國了,嗚嗚
  • 島內散步(https://walkin.tw/). 專做走讀, 客製化導覽的公司, 路線很多. 這次迪化街導覽就是在他們官網上報名的.
  • 台北的市立古蹟, 老房子等幾乎都有免費導覽. 好像是台北市以前有個幫助古蹟翻修的計畫, 條件是要定時開放給民眾參觀. 比方說迪化街的“林家祖厝”
  • 朋友推薦這家英文導遊也不錯 mytaiwantour.com

跟島內旅行的團隊在捷運集合後一起走到迪化街. 過台北橋的十字路口時老師叫我們把相機拿好準備拍照. 我本來完全看不出來是要拍什麼,直到老師拿出這張曾經在網路爆紅的照片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裡!!

實際看並沒有那種摩托車壓軍的感覺, 網路上的照片應該是平日上下班時間用望遠鏡頭拍才會看起來那麼嚇人, 我去的時候就只有這樣的車量

迪化街大致分前,中, 後三段. 前段就最靠近台北橋那一邊, 後段則是永樂市場. 乾貨批發商大多在中後段, 人潮也最多. 少掉喧鬧的店家前段反而比較好拍照, 一些復古fu的餐廳, 咖啡館等也在前段

迪化街這種一間接一間縱身很深的房子叫做”街屋“ , 不止迪化街, 台灣各地老城都是這種形式的建築. OC爸小時候就是住這種房子. 前面是店面, 後面是廚房, 倉庫等三個部分, 叫做“三進”. “迪化街十連棟” 是十個原本連在一起的店家, 後來後面"兩進"改建"第一進"保留下來,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這種房子的結構.

老師指出這房子用的磚瓦有“TR”的字樣, TR可是磚瓦界的LV呢!

還有這間窗戶大家仔細看, 看得出寫著 “米商” 的字樣嗎? 這就以前的招牌~ 本來迪化街很多窗窗戶都這樣, 但現在要再做這樣的窗戶很貴所以很多都換成一般窗戶

這幾棟古色古香, 很多觀光客會租旗袍在這拍照

“迪化街十連棟“的對面有一間小有名氣的餐廳”稻舍“

“稻舍” 原本真的是米店, 現在是第四代還第五代改以餐廳的方式保留下來. 我後來有跟胖胖來吃除了可以自己淋豬油跟醬油到飯上很有趣之外我沒有覺得特別好吃… 但請外國朋友吃飯很有台灣味, 茶的選擇也多 (這家一定要訂位才吃得到喔!除迪化街之外也有其他分店)

離“稻舍” 沒幾間是“李亭香”. “李亭香“是百年糕餅老店, 類似郭元益那種糕餅. 但這家轉型很成功耶~ 店面雖小卻很有昭和復古氣氛, 糕餅包裝也很有質感. 我忍不住裏裏外外拍了好幾張照. 甚至把台式糕餅, 高山茶等包裝成“台式下午茶”. 下次有機會我想試看看

走到這裡時導覽老師拿出兩盒糕餅讓我們試吃, 都是“鹽梅餅”. 一盒來自李亭香, 另一盒來自兩條街外的龍月堂 . 老師說通常年紀大的比較喜歡龍月堂, 也就是傳統製法有豬油的版本, 年輕人比較喜歡李庭梅的全素改良版本. 大家想知道我喜歡哪個嗎?

就是加了豬油的那個! 哈哈~我是被認證的老人. 老師還沒講的時候我就覺得 比較好吃. 李庭梅那個真的好乾~~

我後來有特地兩家都去買了帶回美國拍照 (我台灣家沒拍照的器). 兩家的古早味包裝我都好喜歡還特別留下來.

但龍月堂就沒有李亭香轉型的成功, 如果不是導覽老師介紹一般人不會特別想到要進去吧?

李庭香再往南走一點的十字路口有一家生意很好的“滋養豆餡舖”. 說是銅鑼燒很有名, 原是日本人開的, 戰敗後留給台灣人. 我有進去看但我本來就不喜歡吃紅豆, 人又那麼多就不想買了. 是說也有日本人在買, 日本人為什麼要來台灣買銅鑼燒啊?

這家招牌好復古好可愛

有家批發商把大把大把蒜頭擺在外面很吸睛

走著走著老師突然和一位迎面而來的男士用日文打招呼, 男士聽說我們正在走讀就邀我們進去一家店. 這時老師才跟我們說這家店好幾代前的店主賺了很多錢後就把子孫都送到日本唸書定居, 其中一位年紀很大後才回台灣用自己的錢把祖厝整修變成一間“爵士咖啡廳” Dixielane!因為老先生在日本就很喜歡聽現場爵士所以想在台灣老家也打造一個讓爵士愛好者也可以享受爵士的空間. 老師說她之前就是有日本團指定來這她才知道的

哇!要不是有這個機會進去我真的看不出來這裡面別有洞天耶!說這次台北的best kept secret也不為過吧? 下次回去我也很想來這邊享受一下喝咖啡聽現場爵士的氣氛!

也因為這棟全是屋主自己拿錢整修因此也花更多的心力, 算是很古蹟保存中相當特別的例子. 目前迪化街很多老屋不是子孫無心力照顧而半荒廢中就是鄉土劇上演, 一家族為了房產吵鬧不休什麼都做不成.

(迪化街兩旁小巷內也是有像這樣半荒廢的房子, 仔細看像陽台都是很美的雕花)

走讀老師告訴我們拍過“真善美”的導演還拍過一部叫做“聖保羅砲艇” (The Sand Pebbles) 的電影, 背景是上海, 卻是在迪化街拍攝 (當時還是童星的巴戈有演出)

還有現在已不在的“台北第一劇場” , 1935年開張時就已經有電梯跟冷氣大家相信嗎?好像是當時日本展現治台成功的象徵之一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這副畫

畫名叫“南街殷賑”, 是一位叫郭雪湖的畫家1930年畫的迪化街街景. 這次走讀前我沒看過,但之後我才發現這副畫到處都是. 連賣茶葉禮盒上都是這幅畫. 再比較一下我那天拍的照片是不是除了路上的行人穿的衣服不一樣外幾乎沒什麼不同呢? (突然覺得這裡好適合拍穿越劇啊!)

離開迪化街我們走到保安門市的星巴克. 這棟也是古蹟, 但只有外面那面牆. 看下面的照片大家看的出來這間屋主本來做甚麼生意的嗎? 沒錯! 就是鳳梨!! 這間星巴克我以前介紹過, 會開始對迪化街有興趣全是拜這間星巴克所賜!

星巴克的轉角是這間隸屬長老會的禮拜堂. 一樣也是只有外面那面牆是"古蹟". 老師說當年被立為市立古蹟時市政府跟教會溝通不良, 結果正式變為古蹟前一晚教會偷偷自己就把它拆掉. 大家記得我寫青田街歷史時也是有好幾起類似案件嗎? 我也是這次參加這幾個走讀後才知道原來維護古蹟是如此困難的事…

詳細的事件經過可以看這裡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24270#:~:text=%E5%8F%B0%E5%8C%97%E5%B8%82%E5%A4%A7%E7%A8%BB%E5%9F%95,%E5%BE%97%E4%BB%96%E5%80%91%E4%B8%8D%E5%BE%97%E4%B8%8D%E6%8B%86%E3%80%82

最後走讀在離教會一個路口的大稻埕慈聖宮解散. 老師說了一句我覺得很有意思的話, 台灣就是這麼宗教自由, 教會跟媽祖廟只隔一個路口, 大家都相安無事, 使大稻埕成為這麼有豐富文化的地方

最後再分享一下我自己另外兩次去迪化街:

第一次去主要是想買些拍食物照用的“道具”. 迪化街有幾家這種賣木’竹製的碗盤籠子籃子之類的. 不知道為什麼我覺的以前賣得比較有特色…這次覺得很多跟大創賣得差不多.

想問買這種東西是要拍甚麼照? 這有個例子, 右手邊的杯子, 蒸籠, 茶壺都是迪化街買的 (茶壺上面有隻小兔子超可愛的, 店員說是兔年限量品)

門上的竹籃也是迪化街買的

那天我還去吃了一家離迪化街走路約15分鐘的「芙稻菓室」. 超級推薦! 有台灣特色又好吃!它家的舒芙蕾是台灣芋香米做的,第一口就濃濃米香,入口即化,搭配「烏龍茶鮮奶油」 , 基乎沒有甜味. 再配冷泡茶,非常沒有負擔的下午茶~

第二次就是參加走讀

第三次是帶胖胖跟小蜜蜜去. 這次去星期天, 迪化街南段靠近永樂市場封起來變徒步區, 也多了很多小攤販, 比平日好逛. 居然讓小蜜蜜看上了"台灣的LV" 吵著非買一個不可. 我真的完全看不懂為什麼日本人喜歡買這種買菜包…

我特別叫Chris在他的Youtube影片要好好介紹因為關於迪化街的英文介紹不多, 有的也都這是農曆年的購物街, 很少提到這裏的歷史, 建築等. 真是太可惜了!!! 我真的覺得迪化街是除台北101外最值得一看的觀光點! 雖說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騎樓高低不平, 機車亂停…), 但很有潛力發展成像San Diego Old Town 那樣的觀光點.

P.S. 這篇寫得好像有點雜亂… 迪化街有太多可以寫的了導致有點亂~ 希望將來有機會能好好研究古蹟保存, 建築等題目

Leave a Reply

Post Navigation